漳州市城建档案馆通过创新“工程档案归档+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工作机制,解决了传统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在动态更新方面的不足。通过专用校验工具和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成果的合规性和可用性,推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与智慧化应用。

地下管线作为城市的“神经网络”,承担着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关键功能,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核心基础设施。然而,传统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模式在动态更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难以适应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节奏。
漳州创新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机制
为突破管线信息收集难、更新慢、规范化程度低等诸多短板,漳州市城建档案馆在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成果基础上,以建设工程验收为抓手,探索建立“工程档案归档+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工作机制。档案审核人员在受理工程档案归档申请后,通过专用校验工具对数据源进行合规性、可用性检查,确保数据成果具备入库基本条件。
数据接边与入库流程优化
经检查的数据成果通过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上传至预接收库后,数据处理人员结合地下管线数据资源库对其进行接边处理,确保数据成果满足数据质量要求。接边处理后的数据源,按照数据分级办法对地下管线数据进行利用鉴定后导出可利用地下管线数据包,并导入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完成管线数据归档动作闭环。
展望未来,漳州市城建档案馆将持续深化地下管线档案接收场景应用,继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增强实效,结合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加强管线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方法,为推动我市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与智慧化应用筑牢坚实基础。